第259章,试探杜衍(1/5)

  【非洲风云1863】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北海造船厂厂长办公室内,气氛有些尴尬。

  叶文澜和黄维煊两人静静地坐在那里,对于杜衍先前所言,心中确实积聚了不少的怨言与不甘。

  他们本想立刻反驳,阐述自己的见解,然而在几番思量之后,最终还是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选择了沉默。

  并非他们缺乏勇气,而是当前的处境让他们不得不谨慎行事。

  毕竟,他们已经身处秦国,成为了这个新兴王朝的官员,并且身居要职。

  按理说,能够得到秦国的“重金买马骨”般的礼遇,让他们这些有才之士得以“士为知己者死”,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认可和机遇。

  更何况,杜衍究竟是何等人物?

  此人能够自由出入政府重地,甚至有机会面见陛下,本身又是陛下麾下重要产业——南华银行的骨干,如今更是掌控着资产不下十万两银子的南华投资。

  在许多人眼中,杜衍就是行走着的“财神爷”,走到哪里都会引来各级官员的殷勤追捧。

  虽然叶文澜和黄维煊二人官位不低,无需像那些小官一样阿谀奉承,但谁又不愿意手头掌握更多的资源,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呢?

  巧妙地利用现有甚至他人的资金,达成预定的目标,这本身就是衡量一名官员是否有水平。

  尽管叶文澜和黄维煊在秦国为官的时间尚短,但对于这个国家官场潜藏的规则,他们还是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

  秦国目前推行着两套并行不悖的激励机制:一套侧重于维护社会稳定,另一套则着重于推动经济发展。

  维稳机制主要针对那些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比如姑苏、武陵、琅琊三县。

  这些地方降雨稀少,又多处于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只能勉强依靠放牧业和农业维持生计。

  在这样的环境下,强行推行工业化的尝试,不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与其让他们在不具备条件的土地上“瞎折腾”,还不如引导他们老老实实地维护好地方治安,确保一方平安来得更为实际和稳妥。

  与此同时,对于南华县、咸阳县、长安县、东华县、北华县等特定区域,秦国的要求则明显提高了许多。

  这些地方不仅要大力发展农牧渔业,稳定粮食和副食品供应,更要积极发展工业,尤其是能够带动整体经济提升的制造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