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风云1863】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咸阳县,未央宫。
杜衍正恭敬地向陈永福,汇报着南华投资公司近段时间的工作进展。
“嗯,杜爱卿,你这段时间的工作,确实做得相当出色。”陈永福听完杜衍条理清晰的汇报,满意地颔首,目光中带着赞许。
“西海那边的情况,之前下面的人向我做过简报,我仔细看过相关报告。
现在西海的纺织业真是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和机器的轰鸣声。
这成绩,离不开你和苏会长的辛勤付出和努力。”
陈永福的话语朴实,却字字千钧,充满了对杜衍和苏小五在西海取得的成果的肯定。
对于杜衍与苏小五在西海的合作成果,陈永福是打心眼里感到满意。
杜衍主理南华投资,苏小五则负责秦国纺织业协会,两人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
他们共同决策,在西海镇投入了十万两白银。
在许多人看来,十万两或许不算巨额财富,但在当前百废待兴的秦国,这无疑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堪称大手笔。
这笔资金砸下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虽然涟漪尚小,却也确实激起了些许水花,为当地带来了活力。
诚然,当前秦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几乎是一片空白。
能够一次性拿出十万两白银,投入到纺织业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的种植培育,到纺织机械的购置,再到成衣的制作加工,几乎涵盖了产业链的上下游,这已经是对整个纺织业的一次全面“输血”。
当然,外界无需奢望这笔投资能立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国纺织业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原材料供应并非问题,真正欠缺的是时间,是经验的积累,是技术的沉淀。
只要这些投资项目能够稳扎稳打,逐步成长起来,秦国的纺织业便有了起色,有了未来。
陈永福当初提出的要求很明确:投资必须覆盖从棉花种植到成衣出厂的完整产业链。
不求一开始的产能有多大,只求能解决“有没有”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同时,整个产业链要能够运转起来,形成一个闭环。
在陈永福看来,这种全面覆盖、同步发展的模式,比仅仅聚焦于某个单一环节要更为稳妥,也更具长远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