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1 曹州万事得宜(2/5)

  【大唐协律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莺奴秀眉紧蹙,也只想出这些内容,她见张岱也面露难色,便又连忙强笑道:“也只是不切实际的一道念想罢了,当年失散便已经缘尽此生,如今再归乡里,见到乡人受救,奴也有几分贡献,便当是进了一份孝心。”

  听到这少女如此豁达,张岱也拍拍她肩膀以示安慰。古代讯息交流本就不便,亲人失散多年哪那么容易还能找寻回来,尤其在没有明确指向目标的情况下,此番引至来此,也算是了却这少女心中一份执念。

  城外的施粥吸引来了更多的民众,男女老幼足有几千口,看这架势只怕是入夜之后都施粥不完,于是张岱等人便先行入城。

  曹州的织坊设置在了城中,单论居住环境可谓诸州最好的了。织坊中收纳了一千五百余人,皆如李道邃所言乃是曹州境内的织造户。

  诸州除了租调等正税之外,每年还要上缴一部分土贡,基本上都是当州的特产。如李道邃所言,齐纨鲁缟便是齐鲁地区的高档丝织品,曹州地处路西,所以也要进献一部分织缟。

  这些织物通常不会就市采买,而是由州内组织能工巧匠进行织造进贡,所谓的织造户便是生产此类贡物的人家。

  因为人力有限,张岱只安排了黎洸携带一部分财货到曹州来建造织坊,后续也并没有安排人员进行管理,因此这里的织坊实际上是托管给州府的。

  张岱此番到来,发现州府将织坊管理的还不错,织工们生活、生产都井然有序,账目也记录的很清楚。显然州府对此也并非敷衍了事,而是真的在用心打理。

  “宗之且入此来看,这里收存着织坊设成以来的造物。”

  李道邃将张岱带到了织坊的库房,向他展示织工们的劳动成果,首先入眼便是一大幅厚重织物,色彩赤黄明亮,多有蜿蜒纹线,张岱入前一瞧,发现布面上赫然绣着《道德经》的经文!

  “这一幅《道德经》被面,宗之可携归洛阳、进献圣人。另有为惠妃所造《弥勒经》祈福帷帐等张设之物,俱织工们感怀恩典、虔诚造成,也需借宗之手进呈于上!”

  李道邃一边跟张岱介绍着,两眼还晶亮有神、充满期待。

  张岱看到这些精心织造的产品,眉头却微微皱起来。他建造织坊的初衷,是让织工们做工自救、兼济幼孺,织坊织造生产的布帛都要直接投入到织坊维持日常开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