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9 进授左补阙(1/5)

  【大唐协律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门下省有两套系统,一个是行政、或者说枢机系统,以侍中领衔,其下黄门侍郎、给事中等,负责处理具体省务,并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执行。

  另一个则是使臣、也可以叫谏臣系统,则就是以左散骑常侍为首,其下有谏

  夜色如墨,宫城深处的灯火渐次熄灭,唯有紫宸殿侧一盏孤灯仍亮着。张岱坐在案前,指尖轻抚那半枚梅花钤记,心头似有千斤压着,沉得喘不过气。惠妃……她为何要递这封密信?蒲州盐事,早已由金静学一手经办多年,账目层层叠叠,牵连极广,如今他刚被罢黜中枢,圣人正欲淡化此事影响,偏偏此时有人暗中推动重查,分明是要在将熄的灰烬里再添一把火。

  他闭目思索良久,终于提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字:“不可查。”随即又划去,改作:“可查,但须缓。”可这两个字也未能让他安心。他知道,这不是一道简单的奏对题,而是一场棋局??谁先动,谁就暴露了立场;谁不动,谁便可能错失先机。

  窗外风声骤起,吹得油灯忽明忽暗。张岱猛然想起金静学临走前那句“替我向令祖问一声安”。范阳张氏虽非当朝显贵,但在律法与田赋方面素有清名,祖父张允曾为京兆少尹,确与金静学共审过侵田大案。那时金尚是年轻主簿,手段凌厉却不失公允,曾力排众议,为一户贫民保下祖产。祖父归家后曾言:“此人他日掌权,必成国器,亦或祸胎。”如今看来,终究是成了祸胎,却仍未倒下。

  张岱起身踱步,脑中反复推演:若真查蒲州盐事,首当其冲者是谁?李林甫刚刚接掌度支,根基未稳,若此时爆出旧账,势必牵连新任盐铁转运使,动摇其地位;而裴光庭虽借佛事攻金得势,但若盐利不清,开中法推行受阻,他也难辞其咎。更可怕的是,若查出金静学背后另有靠山??比如某位皇子或宠妃暗中参股牟利,那便是掀动东宫、动摇国本的大案。

  而这封密函出自惠妃之手,意味深长。惠妃近年颇得圣眷,其子寿王李清年已十二,聪慧过人,圣人屡次赞其“类己”。而太子李瑛母族卑微,性情柔弱,朝中早有传言,圣人心意或将易储。倘若蒲州盐利曾流入寿王府库……那这一查,岂止是清算金静学,简直是剑指东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