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黛玉(2/6)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 可若‘我’本由万千他者组成,

  > 何须惧怕融合?”

  她猛地抬头,望向村外那辆归来的流动说话屋。记者司机正和巧姐争论什么,声音不大,但神情激烈。她快步走过去。

  “……他们不是幻觉!”司机吼道,“我在戈壁听见朗诵杜甫的人,是个守墓的聋子!他一辈子没念过书,可昨夜他嘴唇动着,吐出的全是《兵车行》!一字不差!”

  巧姐摇头:“频率数据确实异常,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亡魂附体。也许只是集体潜意识的共振放大??”

  “你不明白!”司机打断她,眼眶发红,“我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事。上个月在云南边境,一个瑶族老太太对着我们的录音机哭了一整晚,她说她听见女儿的声音,可她女儿二十年前就死了,在缉毒行动中牺牲的。可那声音……那语气,分明就是她闺女小时候叫我‘叔叔’的样子!”

  延卿静静听着,忽然问:“你们播放的是谁的声音?”

  “是一个叫陈秀兰的女人,临终前录下的遗言。她说她后悔没去参加妹妹的葬礼,因为怕被当成‘不稳定分子’。”

  空气凝滞了一瞬。

  延卿闭上眼。她知道这个名字。陈秀山,原名陈秀兰,性别变更后遭单位开除,晚年贫病交加,死于肺炎。她的录音,是去年冬天由一名志愿者从上海某养老院带出的。当时延卿亲自听了三遍,每一遍都听得心口发闷。

  而现在,这个声音,竟穿越千山万水,唤醒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母亲的记忆?

  她转身走向遗嘱屋,脚步越来越快。推开木门时,一股陈年纸墨的气息扑面而来。她直奔沈佩兰留下的木箱,翻找片刻,终于找出一本薄册子,封皮无字,内页却是密密麻麻的手写笔记,笔迹凌乱,似仓促写就。

  翻开第一页,她呼吸一滞:

  > “实验日志?第七十三日

  > 情感共鸣阈值突破临界点。

  > 已确认:当足够多的人为陌生人的痛苦流泪,

  > 集体记忆场开始逆向渗透现实。

  > 症状表现为‘文化回响’??个体无意识中浮现非自身经历的语言、技能、情感模式。

  > 初期可控,后期可能引发身份解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