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上山!(1/4)

  【1848大清烧炭工】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平在山莲花坪的这批烧炭工,彭刚是当做日后班底的基本盘打造的。

  首批人员,彭刚要对他们尽量做到知根知底。

  本村和临近村落的十五六七岁,没有家室的破落户少年是最好的选择。

  年轻意味着思维尚未完全固化定型,可塑性高,学东西快,现在十五六七岁,养上三年就是二十岁左右,正是当打之年。没有家室意味着没有软肋,没有后顾之忧。

  陆家两兄弟不仅完美符合上述的条件,还认得少许字,在彭刚看来是非常好的苗子。

  陆勤和陆谦没有过多的犹豫,答应随彭刚进平在山开山烧炭。

  两兄弟认为开山烧炭的日子再苦再难,也不会苦过难过他们现在的日子。

  眼下正是春耕时节,广西的粮价正处于高位,每石稻谷能卖两千八百文的高价。

  彭刚只留下一些口粮,卖掉家中的十八石存粮,从粮贩子手中换了二十五两二钱银子。

  随后又在庆丰村、临近村落、奇石墟挑了二十二名境况和陆家兄弟差不多,他又知道底细,背景干净的少年。

  含陆勤、陆谦两兄弟在内的二十四名少年,有十人来自庆丰村,七人来自临近村落,剩下七人则来自奇石墟。

  彭刚还是低估了衰世的下限,原以为还要费些钱粮买人。

  哪成想这个世道,只要你愿意给他们一口吃的,给他们画个饼,这些饥肠辘辘的少年就愿意跟你走。

  在奇石墟,彭刚遇到好几个和他一样在墟市物色奴仆的小地主。

  其中还有两个是看上去家境和他差不多的书生。

  只是这两个书生非常在意奴仆的长相,挑挑拣拣半天愣是一个也没看中。这两个书生想来是来物色书童的。

  在看到彭刚从墟市带走足足七名少年,且七名少年相貌并不出众,两个书生对彭刚的指指点点,说着一些口味独特之类不知所谓的话。

  带回来的这些少年,在族群构成方面,有十八人是客家少年,三人是壮家少年,三人是土家少年。

  彭刚本不打算在首批的人员中要土家的后生仔,奈何这三个土家后生仔各有各的长处,他实在是很满意很喜欢。

  这三个土家后生仔。

  一个生得高大结实,一看就是练家子,在奇石墟上连续打翻了三四名找茬的团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