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团练(1/5)

  【1848大清烧炭工】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往好听了说是团练,往难听了说便是一群地皮无赖,不足为惧。”

  石达开倒是对当地的团练了如指掌。

  提到贵县的团练,石达开一副满是不屑的表情,丝毫没有把贵县团练放在眼里。

  他朝石镇仑使了个眼色,示意石镇仑开门。

  “开门迎客,我倒要看看是哪些不开眼的东西搅了咱们兄弟的酒兴。”

  “得嘞!”

  石镇仑同样也没把本地团练放在眼里,箭步走到紧闭的院门前,抽出门闩。

  十几个团练哐当一声踹开院门,气势汹汹地往院子里闯,一面闯一面耀武扬威地高声吆喝着:“你们家今年的团丁银该交了!”

  “团丁银?”彭刚不解地看向彭毅。

  印象中近几年来,他们家每年确实要交一笔团丁银。

  至于团丁银具体要交多少,彭刚不得而知。

  像他这种富农家庭,最怕的不是正税地丁(即田赋,夏税秋粮),正税地丁虽然不低,但税额比较稳定,只要不是大灾之年,有门前好好打理能达到亩产三石出头的上等水田在,他们家勉强能够承担正税。

  道光年间浔州府贵县实际征收的正税大概是中田卖谷七斗可勉输一亩之课税。同期贵县中田的亩产约为一石零八斗左右的水平。

  上田的田赋比例基本和中田相当,贵县不比江南两湖地区的鱼米之乡,亩产稻谷三石,就可称得上是上田。

  实际征收的上田田赋在一石二斗的样子,税率基本和中田相当。

  他们家怕的是浮收耗羡和摊捐摊派。

  团丁银即属于摊捐摊派的其中一种。

  捐派乃各府县主官应付本地公共事务,如兴修水利、修缮城墙、维持本地治安、县衙三班六房的工资、以及弥补本地财政亏空,应付上级巡查征摊的费用。

  摊派无定额,征多征少全看当地父母官的良心有多黑。

  鸦片战争期间,因绿营不堪用,于两广地区征募了五万余名乡勇。

  战后清廷未能妥善安置遣散乡勇,时值两广地区天灾频发,民不聊生,致使大部分被遣散的乡勇加入天地会或是遁入山中落草为寇。

  两广地区,尤其是广西地区的治安环境由此急剧恶化。

  浔州府乃匪患重灾区,浔州府各县不得不抽丁练团自救,组建团练防盗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