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对尼亚罗马的考量(1/4)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锅炉房的改造测试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功。

  当那台最老旧的1号锅炉经过姜晨指导下的精细改造,重新点火运行时,烟囱里冒出的不再是滚滚黑烟,而只是淡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白汽。

  经过一周的连续运行和煤耗统计,结果令人震惊——在保证同等蒸汽输出的情况下,煤炭消耗量稳定地降低了近13%!

  这个数字在全厂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王厂长亲自到场查看,看着那干净的烟囱和锅炉工老陈递上来的、清晰记录着煤耗量锐减的报表,激动得用力拍着姜晨的肩膀。

  一向严厉的他连声说了三个“好”字。

  节省下来的不仅仅是煤,更是实打实的成本和宝贵的国家资源。

  后续的推广几乎没有任何阻力。

  王厂长大手一挥,将剩下的几台锅炉的改造任务全权交给了姜晨负责的临时“节能改造小组”,并且从机修车间和各个班组抽调了精兵强将全力配合。

  老刘更是与有荣焉,挺着胸脯,逢人便说:“看到没?这可是我们锅炉房出来的大学生!”

  在完成了锅炉改造的技术交底和初步指导工作后,姜晨终于得以抽身,将重心重新放回了06车间——改良型63式步枪的生产线。

  走进车间,一股熟悉的、混合着机油、金属切削液和热处理气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机器的轰鸣声、金属撞击声、砂轮打磨的刺耳声一时之间让这几天呆在锅炉房的姜晨很不适应。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工人们对于改良型63式步枪的生产流程已经相当熟悉。

  枪管、机匣、枪机、导气装置……一个个经过优化的零件,在老师傅们布满老茧的手中逐渐成型、组装。

  相比于之前生产老式63式时的沉闷,现在车间里明显多了一份热情和期待。他

  们知道,自己手中正在制造的,是一款即将得到军区认可、并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新式武器。

  姜晨穿梭在各个工位之间,仔细检查着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不时停下来和老师傅们交流几句,解答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

  “小姜师傅,你看这个卡榫的尺寸,用咱们这台老铣床,公差总是控制在边缘,再想提高一点就难了。”一位负责铣削机匣的老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有些无奈地指着游标卡尺上的读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