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综合评价:技术成熟可靠,较龙国现有水平领先约10-15年,但并非顶尖技术。
扫描目标:RU-280精密万能外圆磨床
制造年份:1973年
当前状态:优良(90%设计性能)
核心技术:液压传动,静压轴承砂轮主轴(部分型号),接触式自动测量装置(选配)
精度等级:IT5 (峰值可达)
升级潜力:低。核心精度依赖机械结构和装配工艺,数字化改造意义不大,但可加装更先进的在线测量系统。
推荐应用:高精度轴类零件加工,如发动机曲轴、精密传动轴、火炮后坐装置活塞杆。
综合评价:性能优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顶尖),对提升龙国精密轴类加工能力有重要意义。
系统日志不断刷新,将每一台映入姜晨眼帘的机床都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型号、年限、技术来源、实际精度、磨损状态、维护保养情况,以及最重要的——升级潜力和建议应用方向。
姜晨的目标,不仅仅是引进几台“先进”的设备来解决眼前的生产难题。
他着眼的是未来。
在他的规划中,龙阳军工厂乃至整个龙国的军工体系,需要跨越式发展。
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掌握能够支撑下一代武器装备研发制造的核心工业母机。
“无人机……”
姜晨的脑海中,一个宏伟的计划正在逐渐成型。
他自然知道,未来的战场,将是信息化的战场,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制造高性能无人机,需要高精度的零部件加工能力,特别是轻质合金的精密加工、复杂曲面的成型、以及微型精密传动机构的制造。
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尼亚罗马这些七十年代水平的机床,虽然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远不如后世,但其中一些基础扎实、结构刚性好的型号,具有相当大的改造潜力。
通过系统的“升级”或后续的技术改造,完全可以将其提升到满足特定需求的水平,甚至成为制造某些关键无人机零部件的利器。
他一边听着波佩斯库不遗余力地推销着那些看起来最光鲜亮丽的“明星产品”,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车间里其他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