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降将,但魏国地下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来到洛阳之后,儿子是他唯一的亲人,得罪刘慈的事情儿子谋划了这么久,他却完全不知情,让黄权对儿子的任性妄为有点害怕。
黄庸亦步亦趋地跟在便宜老爹的身后,看着老爹傲娇的样子,强忍着笑意道:
“孩儿知晓,日后诸事自然提前说与父亲知晓。”
黄权听儿子说是“说与父亲知晓”而不是“与父亲商量”,当即明白儿子后面的局肯定也设好,他忍不住捏了把汗,声音略带几分颤抖:
“你又要做什么?”
黄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今日是元日,本该去给博士、同学拜年,被刘慈这一折腾,倒是耽搁了不少时日,也只能过几日再去了。”
黄权翻了个白眼,无奈地道:
“太学才是耽搁光阴,我早就想与你说起,莫要与那些孺子胡闹了。”
曹魏太学是黄初五年(224年)才开的,这是什么概念呢——早在建安六年(201年),刘表自己就弄了一个襄阳官学、杜畿建安十一年在河东也弄了个学宫,甚至汉献帝在逃难的路上稍稍安定下来都用自己身边人凑数弄了个太学。
太学就是文脉,是一个正统王朝的象征。
可统一北方多年的曹魏直到黄初五年才搞了这个东西,不得不说实在是有点抽象了,甚至曹魏刚开国那阵子贾诩和王朗还在商量要不要干脆把经试完全取消,反正我们有九品官人法,在选拔人才上遥遥领先——这把久经考验的华歆华司徒气的暴跳如雷,撸起袖子找曹丕吵了一架这才作罢。
别看太学搞得晚,老师的队伍依旧一塌糊涂,唯一一个能通晓五经的只有河东学宫出身的乐详,其他博士大多数是来挂职混饭的。
博士这么混,来上学的弟子又不是傻子,我们自家就能学,邻家甚至还有正版的圣人经义,为啥要来这种地方消磨时间?
所以,曹魏太学名声已经完全臭了,世族子弟看不上,寒门子弟去了也都是为了逃徭役。
唯一还能坚持在太学上学的世族子弟只有黄庸自己。
黄庸去那上学也不认真学习圣人的学问,倒是凭借一双铁拳把同学都揍了个遍——哦,这倒不是因为黄庸多能打,只是因为太学其他的学生都十五六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