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为首的周老轻啜了一口茶水,慢条斯理的说道:“国家危难至此,军队建设是重中之重,老夫对此也不是不能理解。”
“按理说,我们学校里的学生都是年轻人,投笔从戎也是一件雅事。”
王凌面露喜色,一句“理解万岁”刚要说出口,耳边就飘来了“但是”两个字,吓得王凌一个激灵。
就是“凡事都怕但是”的那个“但是”。
“但是,被贵部孟长官招走的都是青年男学生,还都是有一些成熟的技能在手,他们走了之后,我们之后的学校建设就难以为继了。”
周老不厌其烦的讲述了这支队伍的由来和实际遇到的苦难,王凌也把这支队伍给搞清楚了。
原来,被孟烦了拦截下来的这支队伍并不是一个学校的,而是由一个技工学校、一个省初等师范学校、两个教会学校和一个省女子高中一起组合而成的学校迁徙队伍,五个学校所有师生加起来,到这里一共还有二百三十七人。
周老等四人是几个学校当中威望最高的几人,也是校长级别的人物,因此被大家推举为首领,一路上的大事小情都由他们几个开会讨论并做主。
剩下还有一名修女教师、一名神父教师、三名女教师和一名男技工教师,此时他们正带领着学生们驻扎在禅达城南,等待着周老等人的消息,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他们从赣南出发,路上汇聚在一起的,途径赣南、湘南、川渝、黔省等地,一路跋山涉水最终到达了这里,路上有人离开队伍返回了老家、有人热血上涌报名参了军、还有人陨落在了路上,最终只剩下了这二百多人。
他们是此时成百上千个学校西迁的一个缩影,区别只是这支队伍里女性居多。
各大学校西迁是从抗战之初就开始的,很多高校是官府组织的,也有很多学校是响应官府的号召自发的进行西迁的,其目的地多为川、黔、滇诸省。
当然了,也有很多学校没能及时搬迁,最后陷在了沦陷区里。
像这种几个学校合并到一起,互相扶持着西迁和办学的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南联大。
学校西迁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多趣事发生,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张雪峰的视频,里面最著名的就是赶着鸡鸭鹅、扛着人体骨骼标本西迁的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