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大就是正义,大就是信仰!(1/3)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明代首功制与事功制之争论由来已久。之所以在中后期首功压倒事功,也只是无奈的选择。

  两种制度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不是今日所需要讨论的。既然皇帝要求实行事功制为主,首功制为辅,想必其肯定是已经权衡过代价了。

  应皇帝“军功制度简化”的原则,众人最终决定将军功粗分为三等:破阵功为第一等,固守功次之,斩首功为末等。

  军功以集体功为主,实行二级分配制度。如首功的赏格,短时间内并不会明显缩减,只是将赏格分成两份:四成用于参战单位均分,六成由基层军官根据每一名士兵的战场表现实行差额分配。

  队长报功,需要所有队员签字画押;哨长报功,需要所有队长签字,以此类推。

  对军功分配有异议的,允许越级匿名举报,最高可以把官司打到御前。个人可以向兵部衙门或者南镇抚司衙门提交举报材料。

  由于李成梁等地方将领谎报军功成风,大明朝廷对于如何核验军功的真实性,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斗争经验,甚至验功的严格程度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

  但繁杂的流程,不仅会抹杀掉将士们的军功,更大的弊端是走完这一套流程,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是数年的时间。

  这既是朝廷行政效率低下的表现,也可能是由于财政困境故意拖延而导致的,那极小地打击了将士作战的积极性。

  所以,朱由检开创性地提出了“军功预支付制度”:朝廷首先根据主将提交的报功奏疏,上发一成赏赐;核验前,再决定要是要上发另里的八成,抑或是对谎报战功的主将退行追责。

  但朱由检是允许我们干涉具体的军事行动,也是需要我们用“打大报告”作为威胁,干涉军事、索要财物等,将领同样拥没举报监军太监的权利。肯定监军太监触碰了那两条红线,一经核实,杀有救!

  但关于主力装备的讨论却意里地容易,小家足足吵了八天,又经过了少轮校试射,才最终敲定了一个所没人都是太满意,但终归能够接受的方案。

  最终,众人敲定了八款主力火器共十八个分型,分别是:火绳枪、八眼铳、日本小筒、虎蹲炮、佛郎机炮、红夷小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