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究极难题(2/4)

  【高门庶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古易新打断了下面几人带着一些不明显‘牢骚’的发言,面带深沉。

  不过虽然他没直说,但所有的大学士心里都有数。

  策论优则为仕。

  但并不意味,下午的那场考试,你写得好就有用。

  不仅要皇帝满意。

  也要我们满意。

  或者说,

  我们的满意,才最重要。

  ………

  “策儿,你切记一点,策论那一科,你需要揣测的是国子监那七位大人的深意。”

  在临考的前一晚,父亲特意向自己强调了这一句话。

  并且让自己,一定要记在心上。

  今日早上走的时候,又叮嘱了一次。

  其实这一句话,宋策是有一点矛盾的。

  他不是读死书的人,自然知道人情世故。

  可是当今皇帝,开创科举,绕开‘世家代代相传’这一古律选取人才,同时设置了锦衣卫高压管控,可谓是大虞数代以来,权势最为鼎盛的一位帝王。

  为何父亲只让自己揣测国子监七位大人的深意,而非是皇帝的深意?

  难道,七位国子监大人,就能决断一切了?

  但父亲不可能错。

  要听他的。

  不过宋策现在的心情还是相当不错的。

  因为上午的辞赋科,他觉得自己发挥得不错。

  书。

  要读圣人书。

  但圣人之书,亦是圣人走过的路。

  读书人要读圣人书的同时,亦要行万里路。然后,再变成自己的书。

  搞清楚这个核心思想后,他便洋洋洒洒的创作出了一首文采斐然的辞赋。

  接下来,就是更重要的策论。

  咚的一声厚重回响,贡院的钟被撞响了。

  策论考试,开始了。

  主考官拿到试题后,便大声朗诵道:“去岁宜州蝗灾,百姓饥馑,流民四起,镇守之军队亦无粮饷,举国力方才平复。我朝数载无大战事,国库竟无余粮。令以此为题,作策论一篇。”

  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啊。

  这种题目宋时安做的少,因为申论就不会涉及这种问题。

  和平时期,储粮安全的问题并不存在。

  但这可是古代,会出现这种情况太常见。

  这个题目,确实是这几届乡试里最深的一个。

  在将题干誊写后,宋时安准备在草稿纸上列论据了,但刚一落笔,就表情一凝,把毛笔放回了砚台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