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工业初启(2/3)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赵二窑抓起块煤矸石,指甲在断面划出道白痕:“是紫金煤,比潞安煤矿的成色更好!”他忽然嗅了嗅石粉,“硫磺味淡,烧窑无烟,不呛眼。”

  众人转到右边山体岩壁,林砚突然捡起一块石头敲击岩壁。

  闷响中竟透出清越回音:“这儿!”手指点着片鱼鳞状岩纹,“《天工开物》里记的'龙鳞矿',最适合烧水泥!”

  赵麻子突然扒开丛荆棘:“这石片子!”他举着块蜂窝状青石,“俺爷那辈烧石灰,专挑这种眼儿多的!”石孔里簌簌掉出黄褐色粉末,沾手竟有滑腻感。

  “这是石膏!”林砚抓起一撮,“掺进水泥能防开裂”,他忽然指向山腰“那儿整片山都是!”

  等赵守仁等人收集部分矿石样品后,队伍再往前绕过道山梁,眼前出现一片三面环山的平野,面积在5平方公里左右。

  “这里离林家村有10公里了,且处于青龙涧下游,工厂建在这里不会影响村里,最适合了。”

  林永年踢了踢车轮下的硬土,“这土夯实的路基,比洋灰还瓷实。”

  “天造地设!”赵守仁感慨地说,“东崖采石,西崖挖煤,南坡的黑土和泥,在这起三座连环窑,烧出的砖石直接铺铁轨通矿山!”。

  他抓起把黑土搓了搓,“这土黏性足,掺三成煤渣就能烧青砖!”

  “要先建一个砖瓦窑,烧出来耐火砖和普通砖,用来建水泥窑和陶窑,这个可以在三个月完成。”

  林永年掏出炭笔在陶板上勾画:“南边起烧水泥,西坡的煤用索道滑过来,水泥厂和陶瓷厂往后面布置,打造“煤-陶-灰”联产体系。前面留下来建纺织厂和染布厂,多余的空间留着下次扩建。”

  “水先从村里接条陶管过来,引水管要埋七尺深,避着青龙涧的老河床走。”他蘸着煤灰在陶板上画出之字形,“按水塔原理,每百丈设个陶制减压阀!等地下水库建好后,从水库取水,不跟村里争水。”

  “回去准备,先建砖瓦窑。赵师傅你先开单子,要人给人,要机器我去长治想办法买加来。”

  “好的,林掌柜!”赵守仁回答:“二窑师傅,你来负责砖瓦窑,我和其他人负责三座连环窑的设计,头一座窑要赶在春汛前起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