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速请太子监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这大嘴巴,今日之事,众东宫属臣必然不会传出去。但往后若是各为其主,旧事重提,恐怕朝堂再无其立足之地。此刻李承乾总算明白史上杜正伦为何在贞观一朝一贬再贬了,就这么直的话,谁受得了。
李承乾佯装脸色阴沉,狠拍于案,怒喝道:“杜庶子,你怎敢离间孤与越王兄弟之情?”
杜正伦竟也不慌,道:“臣就事论事,修地志,乃国政。既是国政,只论君臣,不论兄弟私情。”
李承乾冷哼一声,道:“孤不与你计较!”
李百药适时出言道:“此事已成定局,多争无益。今日殿下召诸位至此,定有要事。”
众臣瞬齐望向李承乾,蠢蠢欲动,怎么回事?只因上回计赚工部,想必不日便有收获。此番兴许殿下又藏有良策。
李承乾颇为满意看李百药一眼,道:“此次召诸位前来,亦为著书。”
众臣相视一眼,眼中满是疑惑,竟不是计赚工部?
“不知殿下欲著何书?”左庶子于志宁问道。
“大唐建国十余载,虽天下承平,但识字之人寥寥无几,其因繁多,蒙学之物匮乏,当属其中。”
众臣疑惑更甚,让一众重臣不修史籍,不修重典,修蒙学?
太子意欲何为,莫不是气急而胡闹乎?
于志宁见众臣皆默,只能出言道:“蒙学已有《千字文》,何必再修?”
李承乾望向众臣,便知其内心千万个不乐意,该搬出大杀器了。
李公,对不住,借名头一用!
“诸位,李公生前曾教诲于孤,学要有其法,得其道,方能有所增益,若是照本宣科或闭门造车,难以寸进!孤深以为然,其法令孤有所得,如判两人。今欲修蒙学,便是与此有关。”
众臣肃然,瞬收起浮躁之心,太子学识进展,众人有目共睹。
为了抹黑隐太子,李纲之名在有心人推波助澜下,早已声誉日隆,俨然成了士林典范。
民间流传,并不是李纲教不好太子,而是之前两位太子人太坏了,不配大位。你看当今太子在其教导之下,可谓有明君之相。如此说来,当今圣人理应登位。
最为关键是李承乾在李纲临终之前昏厥威力太大了,已成君臣师徒相得的名场面,李承乾可以想象往后史官定会狠狠记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