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速请太子监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八卦之心自古有之,至少今日长安流言满天飞。
新昌公李纲薨了,享年八十五。对于这位历经数朝,三任太子师,且如此高寿传奇人物,豪门勋贵自然关注多一些。
然而,最令众人关注的当属大唐太子殿下,听闻李纲病危,身体抱恙亦决然前往。李纲离去时,太子哭声撕心裂肺,哀痛至极,竟至昏厥,至今未醒。太子送别李纲那首诗,不等李世民下令便传遍长安。
一时间,长安权贵之间议论纷纷。
对于这样太子,只能由衷赞赏,天下承平,下一代皇帝有明君之相,对于这些与国同休权贵来说,无疑是大喜讯,至少他们的荣华富贵短时间不会动摇。
不少勋贵开始盘算,准备找个由头,向李世民讨个恩典,把自己子侄塞进东宫,以期在新朝中占据一席之地。
尚书省,烛光闪闪,人影涌动。
唐朝虽有宵禁,但是加班这个“优良传统”自古就有。
尚书省左仆射房玄龄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手指不断轻轻敲打着案面,思索片刻便抬头望向尚书省右仆射李靖,低声道:“药师,你怎么看?”
李靖沉吟片刻,道:“太子仁孝贤德,为大唐贺,某都有些艳羡他李文纪(李纲字文纪)。不过朝中恐怕要起波澜,此事传播如此之快,不同寻常,年初便有奏太子行冠礼,陛下以误农时推迟不过是权宜之计,此番闹出如此大动静,恐再上议程。”
房玄龄点了点头,对于他们这些老臣来说,辅佐太子之心并不急切。
李世民春秋鼎盛,年岁比多数大臣还小,等到太子继位,这群老臣恐怕已是一抔黄土,或垂垂老矣,在贞观一朝青史留名才是众臣夙愿。
“某正担心此事,陛下甚壮,一些人也太急切一些,也不乏一些浑水摸鱼宵小之辈,中伤陛下与太子之间的天家之情。”房玄龄心如明镜一般,但这些事情不可能阻止得了,任何时候都不缺投机者。
正如一个人承担着巨大责任时,那就身不由己了,会有一股无形力量催促着你前进。
李靖捋一捋胡须,道:“陛下圣明,此等伎俩瞒不过他的慧眼,某等多虑了。还是议一议李文纪的谥号。”
……
越王府,此时灯火通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