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汝何人也】(4/5)

  【相国在上】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人心溃散,大势已去。

  第十三日,辽东战报传来:赵铮奇袭成功,焚毁敌舰二十艘,切断粮草供应。京畿震动,伪监国连夜出逃,途中被愤怒村民围堵,活捉送至御史台。

  启平帝重返皇宫,第一道旨意便是彻查曹党余孽,株连百余人,尽数流放南荒。第二道旨意,命工部重建被焚书院三十六所,并拨专款铸造十万枚新版“我在”铜牌,铭文新增一行小字:“此牌所凭,非信物,乃誓约。”

  半年后,春闱开考。

  此次科举前所未有:试题公开征集于民间,由“天下议政院”筛选定稿。头题为:“若君王失信于民,百姓是否有权废立?”

  答卷中,一位年轻士子写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故王者如舟,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舟自倾,则水不必再托。”此文轰动朝野,启平帝亲批:“此真宰相之言也。”擢为状元。

  李昭未赴京观礼,仍在书院授业。一日课毕,他独坐庭前,看学生们围着新立的石碑摹字。碑上镌刻着十万八千个“我在”署名,按地域排列,宛如一幅民心地图。

  哑女走来,递上一封信。信封无字,却散发着淡淡的药香。李昭拆开,见内中仅有一幅小画:一间茅屋,一对夫妇坐在灯下读书,孩子伏案写字,窗外桃花盛开。画旁题诗两句: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落款是两个名字:**林晚舟、苏清梧**??那是三十年前随沈砚流放途中失踪的两位影议元老。李昭手指微颤,泪水滑落纸上,晕开了墨迹。

  当晚,他再次举起骨笛,奏响深海回音。这一次,海底宫殿并未显现,取而代之的是一幕幕平凡画面:岭南茶山采茶女唱着新编的《均田谣》;河北村庄孩童在墙上描画“心灯塔”;江南市集老人将一枚旧铜牌交给孙子,叮嘱:“拿着它,去上学。”

  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座新建的乡村学堂,黑板上写着五个大字:

  **“今天我们都在。”**

  李昭放下骨笛,仰望星空。北斗依旧,新星犹亮。他知道,这场战争从未结束,也不会结束。它不在战场,不在朝堂,而在每一个普通人说出“我在”的瞬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