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明辩(1/3)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必死之战。

  降虏精骑在骨罗泉、去卑等令公、令丞率领下死命反抗,却连一轮汉军精骑冲杀都没有撑过。

  尸骨累累,鲜血染红了护城河,不管降虏骑兵叫喊什么,霍去病只是命令将士轮番冲杀,眼看是不许一个人活在眼前。

  一触即溃,降虏骑兵瞬间凋零,斗志被彻底击垮,乱纷纷下马,丢下弯刀,拥到河边一齐跪倒在地,哇哇啦啦地嘶声哭喊。

  带血的战刀,丛林般悬在所有人的头顶……

  城头上,有人被触动了,身体颤抖着,低声道:“上君……放了,他们吧。”

  “江公岂不知他们是白眼之狼?”刘据望着瑕丘江公,“放了?再咬人怎么办?”

  瑕丘,是地名。

  江公,与董仲舒的董公相似,是世人的敬语。

  如果说董仲舒是公羊家的学魁,那瑕丘江公就是穀梁家的学魁。

  这段时间,瑕丘江公正与得意门生荣广、皓星公在新城施以教化。

  显然,用处不大,降虏为了对抗新政,甚至要举兵前往甘泉宫,意欲挟天子以令大汉。

  “蛮夷无知,如我朝三岁小儿,娇纵惯了,稍加惩戒,便能教化。”瑕丘江公说道。

  “以江公之见,什么样的惩戒,能教化这些降虏,‘象刑’?”

  “或轻。”

  “髡、黥?”

  “……亦轻。”

  “弃市、枭首、磔与腰斩?”

  “……或重。”

  “江公的仁慈,让寡人很是难办啊。”

  “……”

  瑕丘江公有几分语塞。

  上君太博学了。

  “刑”“兵”同源,很多时候,先列兵事,再述刑法。

  这是因为上古时期,战争是部落之间常态,双方各以兵器厮杀,以期武力征服,这便是“兵事”。

  对于那些没有在战场上被杀死,而是生擒俘虏来的外族人,便作为奴隶罪人使用,每当祭祀时,用利刃或其他方式取其性命,是以“刑事”。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外如是也。

  而奴隶平时犯有过错,当然更要用刑,所以,在刑事之初,要之以对付异族奴隶为主。

  但本族之人也有犯错的人,内外之别,于情于理,都不可能把族人和外族奴隶同等对待,于是便有了“象刑”。

  顾名思义,用象征性的手段表示刑罚,比如外族奴隶要杀头,本族人犯了同样的罪,只给他穿一件没有领子的衣服象征斩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