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蜀山传》(3/7)

  【华娱1995】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画面外,一只猫跳上窗台,静静蹲坐着,仿佛也在倾听。

  “有人问我,这样做有意义吗?电影节不会为它颁奖,资本不会为它投资。可意义从来不在别处。”她微微一笑,“意义在小舟拍下的那颗破土的芽里,在阿苗剪出的第一支视频里,在苏晴穿越荒漠带回的那卷纸页里。意义在每一次‘我还记得’的瞬间。”

  第二天清晨,行动开始了。

  第一站是镇北的养老院。那里住着七位抗战时期的邮路民工,最年轻的也已九十二岁。林婉带了两台录音设备、一支手写笔记本,还有小舟临时改装的便携式麦克风。

  第一位受访者叫陈德旺,曾是阿禾的同行者。他耳朵几乎全聋,说话含糊不清,但一听说“拍送信的事”,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他颤巍巍地从枕头下摸出一枚铜质徽章,上面刻着“战时邮驿?1943”。

  “这是……我们……的命。”他用手比划着胸口,“丢了它,就是丢了良心。”

  林婉蹲在他面前,把麦克风靠近些,轻声问:“您还记得最后一封送出去的信吗?”

  老人闭上眼,良久,喃喃道:“是个姑娘……写给她未婚夫的。说她在等他回来成亲。可那人……阵亡了……我没敢告诉她……我把信……烧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化作一声哽咽。

  林婉没有打断,也没有安慰。她只是继续录着,任那沉默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走出养老院时,阳光正斜照在院子里的石阶上。小舟抱着设备走在最后,忽然说:“林老师,我觉得……我们不该只录老人。年轻人呢?那些在外打工的、离婚的、生病的、想家的……他们也有故事,只是没人问。”

  林婉停下脚步,回头看他。

  “你说得对。”她点点头,“所以‘百人百声’要改个名字??叫‘千面人间’。我们不仅要听过去的回响,也要听现在的呼吸。”

  计划迅速扩展。阿苗开始联系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请他们用手机录一段语音或视频;小舟设计了一个简易网站,供人们匿名上传自己的故事;苏晴则提议设立“声音信箱”,每月一次,由孩子们朗读这些信件,在村广播站播放。

  一个月后,第一个“声音之夜”在文化站举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