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老师好(1/3)

  【大明第一墙头草】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大明建国已经将近两百年,很多制度运行了这么久,都已经崩了,或者就是维持个表面样子。

  学校制度也不例外,如今的各级学校基本上就是个社交场所了,教官对生员的威慑力无限趋近于零。

  在公房里,刘教谕请白榆落了座,很客气的说:“今天真是让你见笑了。”

  白榆有点懵逼,今天自己见到什么了?有什么可见笑的?

  刘教谕继续说:“如今学校制度落寞已久,早就不复当年了,连最基本的教育功能都已经失去。”

  白榆点头道:“形势如此,莫可奈何。”

  现在真正的好教育,要么是家学渊源,要么是自行找老师学习,县学府学基本都是空架子。

  刘教谕唉声叹气的说:“最近两次乡试,我们县学的成绩都是惨不忍睹。

  除了为照顾京县脸面,特意安排上榜的几个人,可以说是无一中举。”

  白榆还是不明白刘教谕想表达什么意思,随口安慰说:“这是我们京城考生的素质太差,也怪不得教官你。”

  当然这话也不是胡编,明代南北两京的科举成绩都很垃圾,属于被各省按在地上摩擦的存在。

  看看高层的籍贯就知道,以科举为仕途根基的文官集团里,各省多少都有门面担当人物,但却很少有南北两京籍贯的大佬。

  别问原因,问就是京城人考试根本考不过别的省。

  从这个角度看,明代教育和考试在全国范围内总体还是挺公平的,至少对首都没有任何偏袒。

  这也是白榆对混京城本地士人圈不感兴趣的原因,都是扑街前途,有什么可结交的?

  谈话进行到这里,刘教谕才说出了目的:“因为县学生员的乡试成绩太差,我已经连续两个任期考核不及格了。

  如果明年乡试还是这么差,我第三个任期仍然不及格,那就会被罢官。

  故而我有意整顿学校风气,督促生员上进,怎奈单人匹马力有不逮。

  白同学可否助我一臂之力,辅助我做事?”

  白榆再次懵了,自己只不过第一天来学校,就要被甩这么大一个锅?

  他白榆看起来很像是傻子吗?还是说这教官觉得自己年纪小,所以好忽悠?

  所以白榆果断拒绝说:“我何德何能,可以担当这种督导风气的重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