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都是皇恩浩荡(3/4)

  【大明第一墙头草】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白榆这才收回了与蒋天养的对视,轻轻“哼”了一声。

  别看老子现在拿你这皇亲没办法,等过几年嘉靖皇帝驾崩后再看看?到时候弄不死你!

  等其他人散去,张老指挥、钱指挥、白百户三人才关起门来,说点私人话题。

  白榆按捺不住问道:“是什么情况?怎么又让我代父替职了?”

  张爵回答说:“午前的时候,太监李芳来到锦衣卫传旨,先升了我为锦衣卫指挥使掌锦衣卫事。

  然后李太监又宣布了对西城街道房官军闹饷的处理结果,免去了袁真一切职务。

  而后所你和钱威平事有功,任用钱威兼掌锦衣卫街道房事,又任用你提督街道房隶属官军。

  命你二人负责整顿和安抚街道房官军,不许再出乱子。

  旨意就是这么个旨意,具体怎么回事,老夫也不清楚。”

  白榆问道:“那我的监生身份呢?总不能免除了吧?”

  张爵说:“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剥夺一个人士子的功名?天下从没有这个道理!

  反正帝君没提监生这事,你肯定还是监生身份!”

  白榆苦恼的说:“难道就没人提醒帝君,我现在是个士人?监生做武官,太不协调了吧?”

  张爵满不在乎的说:“监生怎么了,这又不是什么官身,只是个出身,不影响你兼武官吧?

  我大明只是文官武官不能互相兼职,也没正式规定说监生不能当武官啊。

  帝君下旨任命,又没坏了章程,肯定就特事特办,别人谁又能有什么意见?”

  大明立国至今已经两百年,官场上的各种制度其实已经非常成熟了,各项官职的升迁任命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规则。

  比如非常有名的“非翰林不入内阁”就是一条规则,吏部官员不得由翰林直接迁转也是一条规则,御史要从任职三年优秀知县里选拔又是一条规则。

  这样的规则数不胜数,不是吏部熟练工还真不一定能全部整明白。

  这些规则都是在官场机制在长年运行中,逐渐形成的,然后就被当成条框或者传统惯例遵守。

  这也是官场运行的一种惯性,遇到事情先找以前的先例,然后按照先例办事。

  但白榆这种监生代父替职做武官,然后又以武官考科举的事情,在过去真是一片空白,所以也就根本没有相关的规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