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不服周】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我们不需要观众。”于阗月对身旁的韩国伽?琴传人说,“我们需要的是‘回响’。”
那人点点头,将手抄谱摊开放在膝上。那卷泛黄的纸页据说是高句丽末代乐师逃亡途中所录,其中一段五声音阶竟与《寒江渡》第二乐章完全重合。“我们的祖先,也许听过同一个源头。”他说。
此时,监测帐篷传来警报。AI系统捕捉到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两千个“音种站”进入活跃状态。它们不再被动接收,开始主动传播:北京胡同里的鸽哨被植入微型发射器,在盘旋时释放低频脉冲;重庆轻轨穿楼而过的瞬间,轨道振动频率被精确调控,形成一段隐藏的赋格;连南极科考站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也在特定转速下发出类似编钟余韵的嗡鸣。
更令人震惊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发来紧急联络函,称全球至少三十七处古代遗址在同一时间段内检测到异常声波沉积现象。例如埃及卢克索神庙石柱内部出现了与《万音录》主旋律一致的微裂纹分布模式;秘鲁纳斯卡线条中的鸟类图案下方土壤,含有能反射特定音频的矿物质层,疑似远古时期曾用于声场聚焦。
“这已经超出了文化传播的范畴。”于阗月喃喃道,“这是记忆的唤醒。”
她想起幼年时母亲带她去龟兹石窟听“空谷回声”的情景。那时她不明白,为何要在午夜子时敲击特定位置的岩壁,还要屏息等待七秒后才会有回应。直到今天她才懂得,那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古老的验证机制??只有当整个地壳处于某种共振态时,声音才能穿越岩层,带回千年前留下的回音。
现在,那种状态回来了。
当天下午,第一波自发性集会出现在十六个城市。人们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却在同一时间走上街头,以各种方式复现那段旋律。广州珠江边,一群跳广场舞的大妈临时更改配乐,用扇子拍打膝盖打出三短一长的节奏;武汉长江大桥上,几位大学生用口哨接力吹奏《破晓光》前奏;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尚未拆除的冰雕群,在夜间灯光调控下,内部水流震动发出持续不断的泛音,恰好构成和声背景。
最惊人的一幕发生在洛阳。当地博物馆正在展出一批新出土的东汉陶埙,原本静默陈列于玻璃柜中。可就在某位游客无意间哼出《不服周》起始音的刹那,所有埙管同时发出轻微震颤。安保系统记录显示,空气中出现了一组无法溯源的次声波,频率为??正是《万音录》设定的“基频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