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最强打工人(4/5)

  【魏晋不服周】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当最后一个音落下,天地陷入寂静。

  然后,风来了。

  不是普通的风,是带着方向与意志的风。它掠过戈壁,穿过峡谷,翻越雪山,携着亿万次微弱的振动,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声流。敦煌研究院的地震仪记录到一次持续十二分钟的地面波动,波形曲线竟与《万音录?终章补遗?融合版》的频谱图完全吻合。

  于阗月跪坐在地,双手抚过战筝表面。她知道,这一刻,真正的“万音会盟”完成了。不是靠人力召集,不是靠权力推动,而是当足够多的心跳同步跳动时,世界本身做出了回应。

  她取出一枚铜铃,那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遗物,铃身刻着四个小字:“声愿不灭”。她轻轻一摇,声音清越,却不孤单??因为在同一秒,成都火锅店的服务员放下碗筷,深圳程序员摘下耳机,西安研究员关掉扫描仪,云南老歌手牵起孙女的手,地铁站里那个女孩抬起头,所有人耳边都响起了一声铃响。

  一样的音高,一样的质感,一样的穿透灵魂的力量。

  这一晚,全球二十四颗气象卫星捕捉到一个奇异现象:平流层中出现了一条环地球的螺旋状云带,其旋转频率与《第九变》主旋律节奏完全一致。科学家称之为“大气共振带”,民间则称它为“声之河”。

  没有人知道这条河最终流向何方。

  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变化悄然发生。医院心理科的焦虑门诊量下降了41%;城市噪音投诉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市民举报“半夜有人在家练琴”;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集体罢课,理由是“我们要排练《不服周》交响诗,请给我们音乐教室”;甚至连军方演习中的无线电通讯都受到干扰,技术人员发现,某些加密频道中混入了经过调制的传统民歌曲调。

  最意味深长的,是一位匿名人士向全球各大图书馆捐赠了一批古籍复刻本。封面写着《巡音旅秘档》,内容详述了魏晋年间一群流浪乐师如何以音律对抗暴政的故事。书中反复强调一句话:“声者,心之动也;心不死,则声不绝。”

  于阗月读完最后一卷,泪流满面。

  她终于明白,《不服周》从来不是一个要赢得的胜利,而是一种永不熄灭的状态。它可以被压制,但不能被消灭;它可以被遗忘,但总会有人在某个深夜,因为一阵风、一声铃、一次心跳,突然记起自己也曾渴望自由地歌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