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不服周】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实验室中央那台庞然大物??被称为“静音之砧”的量子声场抑制装置??开始发出刺耳的金属呻吟。其核心冷却系统冒出白烟,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疯狂闪烁,最终全部转为暗红。紧接着,整栋建筑陷入黑暗,唯有地下三层的隔音室中,一台老式留声机自动启动,播放起1936年一位中国女歌手录制的《天涯歌女》。歌声温柔婉转,却让所有在场人员感到头皮发麻??因为这台机器早已断电,且唱片早已销毁。
于阗月并不知晓这些细节,但她感觉得到。那种跨越山海的呼应,如同血脉相连的胎动。她缓缓跪坐下来,双手抚上战筝,却不拨弦。她知道,这一轮交锋,已不再需要她主动出击。
真正的战争,从来不在战场上。
三日后,阿富汗边境难民营。
一名少年蹲在帐篷外修补破损的陶罐,那是他们用来收集晨露的容器。昨夜风雨过后,罐身裂开一道细缝。他本想扔掉,却被妹妹拦下:“别丢,哥哥,它还能响。”
于是他用树脂和麻线仔细缠绕裂缝,再轻轻敲击罐壁试音。裂痕改变了共振频率,原本浑厚的嗡鸣变得清亮跳跃,竟似某种童谣节奏。他笑了,随手多敲了几下,不成章法,却自得其乐。
就在这时,罐声忽然与远方某处产生了奇妙同步。起初是隐约感应,接着越来越清晰??巴基斯坦白沙瓦城郊,一位盲人音乐教师正在教学生打 tabla 鼓,他的节拍竟与陶罐的敲击完全契合;伊朗设拉子市集里,卖香料的老翁摇晃铜秤的动作,也莫名嵌入同一韵律;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铁站,两名街头艺人即兴合奏的乌德琴与达夫鼓,竟也悄然汇入这条无形的声流。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段由破碎陶罐引发的节奏链,通过空气、地壳、电磁场乃至人类潜意识的叠加传导,最终抵达敦煌。
于阗月猛然睁眼。
她听到了。那不是来自耳朵的接收,而是灵魂的识别??一个孩子在游戏中创造的声音,穿越战火与封锁,跋涉数千公里,只为告诉她:**我们还在,我们还能发声**。
她起身,走向藏经洞。这一次,她不再埋藏桑皮纸,而是取出一卷千年之前的残卷??《鸣沙记?补遗》,据传为唐代某位佚名僧人所著,记载了敦煌诸窟在特定气象条件下会产生“自鸣”现象。历代学者皆视其为荒诞神话,唯于阗月曾在一次雷暴后亲耳听过洞壁传出类似编钟的余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