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5/6)

  【魏晋不服周】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舆论再度沸腾。

  《敦煌快报》连续七日刊发《恒农血祭录》,配图虽为摹本,却已触目惊心。南朝、吐蕃、萨珊纷纷遣使质问,要求彻查“以人为药”之罪。就连北魏民间也开始流传童谣:“金鼎烧,骨成膏,贵人吃了变野猫。”

  一个月后,朝廷迫于压力宣布废除“西域神选制”,并下令清查全国寺院地下设施。首批查封的三十座寺庙中,竟有十一座设有类似恒农的“炼魂鼎房”。

  而阿禾并未停歇。她召集迦陵、沈昭容、乌仁娜等人,在书院密室召开新一轮会议。

  “我们错了。”她看着地图上密布的红点,“我们一直以为‘玄鹞’是个组织,其实它是一种制度??一套以宗教为皮、法律为饰、权力为骨的人口榨取机器。只要这套机器还在运转,就算杀了十个玄鹞,也会冒出一百个‘灰鹞’‘赤鹞’。”

  沈昭容沉声道:“那就摧毁机器本身。我已联络南朝刑部,提议缔结《丝路人权共保盟约》,规定任何涉及跨国人口贩卖的案件,皆由共审庭主导调查,不受国界限制。”

  乌仁娜补充:“我在龟兹重建的护声队已发展至三百人,涵盖僧侣、商妇、戍卒。我们正在编纂《沉默者名录》,记录每一个被迫消失的名字,并通过骆驼驿站传遍西域。”

  启明则展示了一张新设计的“陶片密码系统”:每片证词都经过加密,唯有集齐五地代表共同解锁,方可读取全文。此举既防篡改,也防单一节点被毁。

  最后,阿禾取出那只装满骨灰与遗发的陶罐,轻轻放在桌中央。

  “从今天起,‘追鹞行动’升级为‘百灯计划’。我们要在每一座曾发生劫掠的城镇,点亮一盏由幸存者头发制成的灯。灯下设小学,教孩子识字、读碑、写自己的名字。我们要让光,长成森林。”

  五年后。

  疏勒、龟兹、楼兰、敦煌、恒农、洛阳、建康……七十二座“共审小学”相继建成。每所学校门前都立着一面“言壁”,上面不再只是死者之名,更多的是生者的誓言:“我曾闭嘴,今起发声。”“我的女儿不会再被带走。”“我不怕记仇,只怕忘记。”

  某年冬至,阿禾重返赤泉驿。那位牧羊老人已逝,孙女的绣鞋被供奉在村中小学的讲台上。孩子们围着她问:“老师,七十二女后来怎么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