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要考大学】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光明之家。”
迎接他们的是校长李素芬,一位四十余岁的女性,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剩。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藏青色套装,说话时总是微微侧头,用耳朵对准对方。“你们来得正好。”她说,“下周就是县里的艺术节展演,我们想参加,但不知道该怎么做。”
“节目呢?”林远问。
“孩子们排了个诗朗诵。”她苦笑,“可评委都是健全学校来的老师,他们觉得‘盲童唱歌跳舞就算了,朗诵也能算艺术?’”
林远沉默片刻,问:“能让我听听吗?”
当晚,他们在礼堂试演。十个孩子站在台上,手牵手,齐声诵读一首原创诗歌《听光》:
> “我没有见过太阳,
> 但我知道它升起时,鸟鸣会变得清亮;
> 我没见过彩虹,
> 但姐姐说雨后的风带着七种颜色;
> 我们看不见光,
> 可我们听得见??
> 它落在树叶上的声音,
> 像露珠滚落琴弦。”
最后一个字落下,全场寂静。连窗外的虫鸣都仿佛屏息。
林远闭上眼。他看见北山雪夜里孩子们围坐火堆讲故事的模样,看见东海滩涂上阿海捧着海螺大喊父亲的身影。此刻,这些画面与眼前的诵读重叠在一起??原来所有被边缘化的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索要一个“被听见”的权利。
“我们不搞朗诵。”他睁开眼,“我们做一场‘声音剧场’。”
计划迅速成型。林远决定采集真实环境音,构建一部全盲体验式剧目。他们带着录音设备走进山林、溪流、菜园、厨房、教室,录下雨滴打叶、柴火噼啪、饭勺碰锅、脚步回响……甚至孩子们梳头时塑料梳子刮过头皮的声音。
“我们要让观众闭上眼睛,用耳朵‘看见’他们的生活。”他说。
排练开始后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信任。这些孩子从小被告知“外面危险”“你要听话”“别乱跑”,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让他们主动表达、自由创作,反而让他们不安。
有个叫小舟的男孩,十岁,先天全盲,性格极内向。每次集体讨论,他都缩在角落,双手紧紧抱住膝盖。林远尝试靠近,却被他猛地往后一退:“别碰我!我妈说陌生人会抓小孩去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