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要考大学】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 因为每一句话,都值得被听见。”
仪式结束后,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塞给他一幅蜡笔画:画中一个穿道袍的人弯着腰,蹲在一个哭泣的孩子面前,头顶上方飘着一行稚嫩的字:
**“你说吧,我在。”**
陈拾安把画带回办公室,贴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
几个月后,教育部正式将“心灵书写”纳入高考作文评分维度,占比15%。新规明确指出:“鼓励考生表达真实情感与独立思考,反对套路化、虚假抒情。真情实感将成为评价核心。”
舆论一度哗然,有人质疑“感情如何量化”,有人嘲讽“难道哭得动人就能上清华”?但当第一批试点地区公布高分范文时,公众沉默了。
一篇题为《爸爸,请看看我的奖状》的作文写道:“你总说‘男子汉流血不流泪’,可你知道吗?我每次拿回全班第一,都在厕所里偷偷哭。因为你从没问过我累不累,只问‘下次能不能更高’。今天我把所有奖状撕了,贴在墙上拼成一颗心。如果你还认得回家的路,就来看看吧,这是我为你画的。”
阅卷组给出满分评语:“文字朴素,却如刀割心。这不是矫情,是一个孩子三十年后都不会忘记的呐喊。”
另一篇《我妈死了,可葬礼上没人哭》则写道:“亲戚们忙着分遗产,表哥在玩手机,姑妈说‘节哀’却笑着拍照发朋友圈。我坐在角落,想起她临终前攥着我的手说‘要幸福啊’。那一刻我发誓:将来我的孩子生病,我会请假陪他;我的爱人难过,我会抱住她说‘我在’;如果有人倾诉,我会停下脚步,而不是假装没听见。”
此类文章大量涌现,掀起全社会对情感教育的反思浪潮。书店里,《如何与孩子谈死亡》《倾听的力量》《父母的语言暴力》等书籍销量激增。微博热搜频频出现#原来孩子早就求救了# #那些没说出口的痛#等话题。
而在这场变革中心,陈拾安依旧住在山村卫生室,穿着洗旧的道袍,每日记录来访者的倾诉,调试“心语盒”信号,回复千里之外的求助私信。
有人问他:“你图什么?”
他指着窗外一棵新栽的小树:“你看它现在 barely 露头,十年后却能遮风挡雨。我们做的,不过是种下几颗种子。至于长成什么样,交给时间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