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八十四节 利益所在,皆可一谈(保底第一更!)(2/5)

  【沸腾时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张建川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觉得账却不能这么算。

  他很清楚日清在香港地位的稳固,不是随便人能挑战的,益丰也不例外。

  日清深耕香港市场几十年,而且去年收购了永南公司的“公仔面”品牌,更是将其中低端这个产品线短板也弥补上了,可以说现在就是不败金身了。

  但香港毕竟是个几百万人口的市场,求新求变的需求始终存在,对新事物的尝新需求也是如此。

  益丰并没有指望要在香港市场取得多么大的成功,但是需要在香港展现存在感,一方面是政治需求。

  出口创汇这个帽子戴上,能让益丰镀上一层金身,一个能出口创汇的企业和一家普通的私营企业性质是完全截然不同的。

  原来很多企业哪怕以低于成本价格出口都要创汇,那就是因为国家需要外汇。

  当然那是国营企业,益丰是私营企业,不会去那么干,但是少赚一些,薄利微利,甚至不赚钱保本出口创汇,张建川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香港市场也不小,香港人对方便面的喜好和消费能力远超内陆。

  虽然只有几百万人,但香港目前年销售方便面也高达两亿包(桶)以上,哪怕只占据百分之一的份额,也能有两百万包。

  香港目前袋面售价为港币,桶面为港币的售价。

  按照目前港币兑人民币的汇率,也就意味着香港袋面售价大概为元人民币。

  而碗面因为品牌和原料味道都有不同,被日清的出前一丁和合味道控制,价格更高达4元人民币以上。

  几百万包的产能对益丰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尤其是九月份之后三条生产线尽皆全面生产的话,日产就能达到四十五万包,一周产能就能满足益丰向香港出口的需求了。

  对九丰贸易行来说,日清的产品系列是轮不到他们这种小贸易行来挣钱的,或者说要赚也是极其微薄的,而像益丰的大师傅却能成为一个搅局者。

  赊销模式除了让九丰贸易行付出一些经销成本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负担。

  九丰贸易行是香港无数个土生土长贸易行的缩影,能在惠康和百佳以及华润这些巨头们夹击下一样能生存下来,就是背靠香港数千家各种零售小超市和便利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