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遥遥领先!(2/4)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没办法,真正的学历牛逼的高材生,工作资历各方面要达到这种水准的,人家也看不上他们这种企业。

  对于这种人才,许易给出的试用薪资都是比市场略高,而且拿出一部分期权作为许诺。

  此外。

  研发部那边又招收了一批三电领域的人才。

  其中有好几个,都是通过现任的三电总监孙鹏飞的关系挖来的,甚至原先就是在汇川内部一个团队的。

  只能说挖人这种事情也算是拔出萝卜带着泥,有一个靠谱的高资历管理层,再通过对方的人脉信用背书去找人都会明显轻松很多,无论是挖以前合作过的项目同事,还是接触过的合作对象,条件价码合适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另外还有几个是负责电池开发领域的高材生。

  要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和生产投入是绝对的大头。

  不光烧钱,最关键的是烧人才。

  真正顶尖的造车人才团队,基本都在传统主机厂,或者干脆到国外挖,包括近几年初创的崛起新势力造车,类似蔚小理这一流,不光有互联网背景和大厂融资做背书,为了快速搭建研发造车团队,尽快将融到了资金化为产品,更是不惜血本的挖人,开启了一系列的抢人大战。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有这么充足的准备,甚至还花费极高代价组建起的大牛团队,头部的这几家新势力包括正在转型的大厂,在新能源造车这条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基本烧钱烧到了姥姥家,平均以每个季度要亏出五个亿以上的速度,疯狂亏损。

  所以许易原本是担忧公司的研发实力。

  即使在有“发烧”词条的加持下,会不会显得太过薄弱。

  毕竟“发烧”词条在搞营销,还有在工作生产效率提高,以及生产质量提升方面看起来很全能。

  可对研发能力,却没有多少本质上的提高。

  唯一能提升“200%研发速度”的那一条,还是要在仿制研发同行产品时才生效,这意味着他们公司只适合搞一些同水平线下的内卷竞争。

  嗯……听起来哪里怪怪的?

  话说又回来。

  搞“老头乐”,他们是降维打击,全方位的产品思路碾压。

  但真正和这些传统主机厂以及新势力企业对上,实际情况还挺难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