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京营(3/3)

  【南明,开局请我当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哪怕是到崇祯后期,崇祯皇帝和朝臣,都在有意识的加强总兵的权力,武将依旧是低文官一头。

  更何况在场,都是阁部要臣,分量比地方的督抚要重的多。

  但是,朱慈烺仍然越过阁部大臣,询问杨御蕃。

  因为杨御蕃拥有丰富的,对清军作战经验。

  马士英,曾任大同知府、阳和兵备道、宣府巡抚,有丰富的边地经验。但他没有同清军作战的经验。

  史可法,曾任兵备道、巡抚、漕运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履历很扎实。但他的军功,全部是同流寇作战。

  方孔炤,曾任湖广巡抚,与流寇作战,八战八捷,声名鹊起。但他同样没有与清军作战的经验。

  大明朝有一套培养军事型文官的成熟体系,兵备道。

  能够做到督抚一级的,尤其是边地督抚,都知兵。只是,侧重点不同。

  倘若让方孔炤等人说一说应该如何应对建奴,他们虽然没有同建奴交战的经验,可也能的说出一二。

  然,终究不过是纸上谈兵。

  杨御蕃的人生首战,是跟随其父杨肇基平定山东白莲教徐鸿儒叛乱,后又与清军作战,与流寇作战,难得的全面开花型将领。

  更难得的是,他还很年轻,今年不过四十岁。

  当听到皇帝问自己时,家学渊源外加实战经验,杨御蕃立刻就有了回话。

  “回禀皇上,按照北京京营之设,士卒分为战兵营、车兵营、城守营。”

  “若是进剿流寇,三大营之设,或可成也。”

  “若是收复辽东,三大营之设,则过于分散。”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