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二十八章 国防科技体系建设要三管齐下(1/3)

  【军工科技】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再比如‘生物能武器”。”吴浩的目光转向赵博士,“我们在极端环境微生物里发现,有些菌株能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高强度的生物电流,或者分泌具有强腐蚀性的酶。如果能对这些特性进行强化和控制,说不定能开发出针对特

  定目标的‘生物能弹药’,比如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生物电脉冲弹,或者分解装甲材料的生物酶制剂。”

  周院士抚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这个思路很大胆,但也不是没有道理。技术的发展往往是‘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过程。不过,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你觉得这些未来装备发展的瓶颈会在哪里?”

  “瓶颈可能不在技术本身,而在‘系统融合。”吴浩直言不讳,“单一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融入整个作战体系,也发挥不出作用。比如,你有了能量护盾,就得有相应的探测系统提前预警,有足够的能量供应系统支撑,有抗

  干扰系统防止被敌方瘫痪。这需要的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加强的。”

  会议室里短暂地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在消化着这些关于未来的设想。汪良工推了推眼镜,打破了沉默,他的问题更偏向于宏观的国防建设。

  “吴总,周院士,张副总,刚才听了你们的讨论,我深受启发。”汪良工的语气很诚恳,“这些先进技术无疑会极大提升我们的国防实力,但国防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长远来看,我们该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支撑这些先进技术

  发展,又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国防科技体系?”

  这个问题像一张大网,将技术、作战,国家战略都网罗其中。吴浩沉思良久,觉得这个问题太大,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回答。

  “我觉得首先要夯实基础研究’这个地基。”吴浩语气郑重,“很多核心技术的突破,都源于几十年前的基础研究。比如我们现在用的钙钛矿光伏材料,其理论基础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固态物理研究。如果我们只满足于技

  术应用,而不在基础研究上投入,就会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迟早会被别人卡脖子。”

  他举了个例子:“我们的极端环境生物实验室,每年都会拿出30%的经费,支持那些看似‘无用”的基础研究,比如极端微生物的基因测序、蛋白质结构解析。这些研究可能十年、二十年都看不到直接的应用价值,但它们是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