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始亲政天子欲救国 筹军费水…(2/4)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光绪皇帝的亲父也就是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在接收颐和园的新修工程后,就从海军衙门的经费里向工程挪款。

  其实所谓挪款其实是子虚乌有的,因为颐和园已经修建完毕,只是若对外宣称颐和园修完,意味着慈禧已远离紫禁城,光绪皇帝就可以渐渐独立,慈禧太后当然不愿意形势变成这样。

  所谓的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筑颐和园,结果导致清朝政府缺乏资金提升军备水平,其实也不完全准确。

  颐和园工程所挪用的海军经费,和北洋海军军费并无关系,而是出自海军衙门的经费。

  同一时期北洋海军的军费并没有受到任何的侵占,海军衙门经费与北洋海军军费并不能混为一谈。

  另一笔挪至颐和园的海军经费,被称为"海军巨款",是醇亲王和一些沿江海省份的总督、巡抚授意,让他们筹资报效颐和园工程,但为颐和园而筹资无法推上台面,于是想出了海军的名义,后来共集得260万两,即"海军巨款"。

  然而,当各地的资金陆续认缴后,并没有拨入颐和园工程,而是全部存在天津的外国银行和洋务企业,以所得的利息贴补颐和园,而本金则号称用于将来的海军建设。

  甲午战争爆发后,慈禧颁懿旨命令将"海军巨款"本金全数提出,用以购买军火,但因为存期未满等原因,先期并提出一百五十八万两。

  所以说颐和园工程实际上是以海军名义敛财,却并非直接挪用了海军的经费。

  而在颐和园工程修建期间,翁同龢领衔的户部上奏禁止海军外购军火,致使海军失去了申请专项资金用于舰和、武备更新的途径,才是海军发展彻底停滞的真正原因。

  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主要基地在威海卫,旅顺,大沽口;由于北洋舰队是负责守卫京师,故清廷特奏准优先集全力建造。

  为保护作为北洋海军修理、保养基地的旅顺,在建设坞澳的同时,旅顺基地沿海一侧依山地势,共筑造9座海岸炮台。

  威海卫基地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从1887年才开始全面建设,由于开工较晚,其设计建造比之旅顺基地更加先进,至1890年共建成北帮(威海北岸)炮台3座(其中北山嘴、祭祀台炮台均为上下三层的大型炮台),南帮(南岸)炮台3座,刘公岛炮台6座随着旅顺基地和威海卫基地的建成,旅顺成为了北洋水师的维护、修理基地,威海卫则成为北洋水师的永久驻泊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