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百姓得则君德(1/6)

  【舍弟诸葛亮】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马谡的文章,逻辑推演和强词夺理的水平确实是强。

  诸葛瑾也意识到,将来统一天下之后,这样帮着他的政治哲学理论鼓吹呐喊的理论型学者,还真就非常需要。

  因为矫枉必须过正,

  汉朝搞传统董仲舒那套儒学已经几百年了,一直都让天子敬畏天,而对人民的敬畏则要经过天这一层中介,所以皇帝对百姓和仁政重视,终究要比后世孟子地位被提升之后,稍稍逊了一筹。

  加上天灾和其他灾异是没有规律的,久而久之,皇帝都知道“哪怕我做得很好,只要有天灾,我还得下罪己诏”,或是知道“天灾有规律的,哪怕我做得不好,天灾该不来还是不会来”,那样董仲舒那套理论对皇权的约束也就越来越弱了。

  说到底,董仲舒那套是建立在封建迷信的基础上的,而人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是会越来越进步的。

  后世到了王安石司马光的时代,双方都明着说“我们知道彗星、日食是个什么东西,也明知道这些东西是能算出来的,但我们就只能继续假装不知道,来趁机劝皇帝轻徭薄赋/减省刑罚,我们也知道这是在自己骗自己,但这种骗有时候能稍稍让皇帝收敛点”。

  而诸葛瑾诸葛亮兄弟,这一世是必然会导致华夏的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普遍提高的。如果不把政治哲学与自然科学相配套的那部分理论也跟着升级,将来会有非常严重的灾难。

  如果皇帝认识了更多的自然规律,却还要守着董仲舒那套理论,后世的皇帝很有可能比原本历史上更加自暴自弃,因为他知道这都是骗人的。

  诸葛瑾必须为自己搞的那些建设的副作用兜底,而这个兜底的具体手段,就是尽快用“尊孟,提倡君主直接对人民的总利益总福祉负责”,来取代“天人感应、对天负责”。

  这种时候,他太需要能猛打猛冲拉仇恨的理论家了,哪怕这个人是一把双刃剑,放到实政岗位上有可能伤人,诸葛瑾也费用不可。

  就像达尔文刚推进化论的时候,因为跟之前的社会传统认知反差太大,反对的阻力巨大。这种时候就需要赫胥黎之类的“达尔文的斗犬”帮他咬人。

  诸葛瑾当然也需要“诸葛瑾的斗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