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然则在武成王庙这里就出现争议了,当然并不是因为缺钱,以这个时代武人的地位而言,既然现在不缺重修文宣王庙的钱,那么就断然不会缺了重修武成王庙的。
问题是出在配享的七十二贤上面。
与文宣王庙多用远古先贤配享不同,武成王庙的每一次翻修几乎都会有名额的变动,只因为在历代的战争中总是会涌现出一批谋臣良将,拿这些新出现的谋臣良将与原先配享的谋臣良将去对比,总是比文宣王庙七十二贤的对比替换要来得容易,后人在斟酌对比之下,也就总是会出现几个名额的替换。
这一回,挑起争议的是左拾遗、知制诰高锡,他针对的配享者则是王僧辩,理由是王僧辩“以不令终,恐非全德”。
对于这种事情,郭炜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去包办,而且这种事情也完全没有必要乾纲独断,既然是崔颂提出的重修庙宇,那么就让他总领其事,检讨唐末以來谋臣名将勋绩尤著者的任务也交给他了。
当然,郭炜想像得到这件事的争议会不小,让崔颂一个人去办显然是不行的,且不说他的声望不够,就是一个人的思虑也可能有所不周,他顶多就是因为判国子监事的任职去牵头而已。
郭炜用资历德望和学识做标准在群臣当中检索了一遍,找出来熟悉历代典章制度的吏部尚书张昭和工部尚书窦仪,再加上挑起争议的高锡,让他们三人配合着崔颂对武成王庙的七十二贤重新进行铨定,总要功业终始无瑕者才能有资格配享。
不成想郭炜这样自觉非常妥当的处断方式,也会有人上言。
“臣闻天地以来,覆载之内,圣贤交骛,古今同流,校其颠末,鲜克具美。周公,圣人也,佐武王定天下,辅成王致治平,盛德大勋,蟠天极地。外则淮夷构难,内则管、蔡流言。疐尾跋胡,垂至颠顿;偃禾仆木,仅得辨明。此可谓之尽美哉?臣以为非也。孔子,圣人也,删《诗》、《书》,定《礼》、《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卒以栖迟去鲁,奔走厄陈,虽试用于定、哀,曾不容于季、孟。又尝履盗跖之虎尾,闻南子之珮声,远辱慎名,未见其可。此又可谓其尽善者哉?臣以为非也。自余区区后贤,琐琐立事,比于二圣,曾何足云?而欲责其磨涅不渝、始卒如一者,臣窃以为难其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