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三章 围剿(2/6)

  【重生从1993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他们在用声音伪装坚强。”林晚在报告中写道,“但我们不能只还原语言,更要释放被藏起来的真实。”

  于是,在AI辅助润色环节,团队引入“克制性共情算法”:不过度美化音质,不消除颤抖与停顿,反而将一次未完成的叹息、半句吞回去的思念,都作为情感锚点保留下来。一段原本只有两分钟的录音,经处理后延展成四分半钟的心理叙事流,仿佛时间本身也被拉长,供听者细细咀嚼。

  三天后,第一批“边疆家书”通过加密通道发送至家属手机。一位母亲收到儿子录音当晚,拨通了多年未联系的社区热线:“我儿子……他说他梦见我包的茴香饺子了。我能给他寄一箱去吗?干的,不怕冻。”

  消息传回高原,战士们挤在一间屋子里听反馈录音。当那个熟悉的乡音响起时,所有人低头笑了,有几个背过身去抹眼睛。

  就在此时,怒江传来急讯:那位曾吟诵《创世十二章》的老祭司去世了。

  黄彰连夜赶回。村寨笼罩在细雨中,火塘边摆放着他亲手录制的十二章全本音频光盘,旁边是一双穿旧的草鞋和一把三孔直笛。孙女卓玛跪坐在旁,手里攥着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汉字:“爷爷说,请黄叔叔把笛子声也留下来。”

  “她想学。”村长轻声解释,“但她怕自己吹不好,对不起祖先。”

  黄彰蹲下身,握住卓玛的手:“你知道为什么你爷爷能唱完十二章吗?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唱。每一代人,都是接住前人递来的声音,再传给下一个。你现在学的不是曲子,是血脉里的回响。”

  他打开随身设备,调出老祭司最后一次录音的原始波形图,放大其中一段微弱的哼鸣。“听,这是他在教你。这段旋律,是他本能地重复了三次的起调方式??那是傈僳人传歌的秘密手势,只留给真正想继承的人。”

  卓玛睁大眼睛,凑近屏幕。

  “我们可以帮你。”黄彰说,“不是用机器代替你练,而是让它陪你练。每次你吹错,它会轻轻震动提醒;当你接近正确音高,它会放出一小段你爷爷的声音,像在回应你。”

  当天下午,“飞雁?非遗助学包”正式启用。内含一支嵌入纳米传感膜的仿生竹笛,一枚佩戴式喉部振动捕捉环,以及一个本地离线运行的AI陪练系统。它不会评分,也不排名,只会说:“再来一遍吧,你刚才那句,很像你阿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