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 答:非也。沉默常因恐惧,而非满足。真民议必有争辩,假民议唯有颂声。
> 问:官员说“已为民做主”,还需百姓投票否?
> 答:天下无“代民做主”之理,正如无人可替你呼吸。权力归源,方为共和。
与此同时,寒鸦城的孙儿收到了来自江南的陶罐。他打开《暗流志》,读完全文,久久伫立于城楼之上。风雪扑面,他仿佛又看见当年那个在破庙里教孩子写字的铃娘,听见她在火堆旁说:“改变不在朝堂,在每一个愿意开口的人嘴里。”
次日清晨,他召集全城说书人,宣布一项新任务:“我们要进京。”
“去唱反调?”有人问。
“不。”孙儿摇头,“去唱真相。让他们知道,民间的声音,不是谁恩赐的装饰,而是这个国家真正的脉搏。”
一个月后,宣武门外再次出现那位卖糖葫芦的老翁。不同的是,这次他身边多了四位同伴??一位盲女、一名跛脚郎中、一个蒙面妇人和一个满脸胡茬的退伍老兵。他们组成“五音队”,每日轮番登场,或唱或讲或演皮影,将《如何识破假民议》拆解成段子,融入市井笑谈。
起初无人注意。直到某日,一群孩童围着听故事,老翁讲到“有个村子开会,人人都说好,结果散会后偷偷往县衙门口扔石头”,孩子们哄笑之余竟齐声接道:
> “好话说给官人听,
> 石头砸向黑心门!”
路人愕然。而这句即兴对答,当晚就被抄录进一份匿名奏折,夹在贡品清单中直送御前。
宫中的小宫女已升任尚书房掌灯婢,职责是整理皇帝日常阅批的文书。那一夜,她正点亮最后一盏宫灯,忽见内侍匆匆送来一封加急奏报,封面无署名,只画了一枚断裂的铜铃。
她认得这个标记。
颤抖着打开,里面是一张桑皮纸,用水浸过后显出密密麻麻的小字,正是那首《如何识破假民议》的全文。末尾附言:
> “陛下曾言:童谣乃民心回声。
> 今童谣起,愿君侧耳听。”
她咬唇良久,终究将这份奏报轻轻放在御案最上方,并用镇纸压住一角,确保皇帝第一眼就能看见。
三日后,皇帝突然驾临“民议厅”视察,未带仪仗,亦未提前通报。他坐在角落默默倾听一场地方代表汇报,主题是“乡村水利共建”。台上官员滔滔不绝讲成效,台下百姓低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