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李泌又道:“其二,建宁王虽有帅才,然居于行在,却无统领大军的机会。范阳为贼巢所在,安禄山及其众所掳掠之财货,多囤聚于此。待到将来攻取范阳,毕其功于一役,还需取范阳之财货以犒劳功臣将士。如此重任,私以为范阳节度使宜以建宁王担之。”
李亨又是点头,现阶段他对于李倓的德行很认可,对于大唐各处将帅节度的德行也很认可。
他知道若想要攻取范阳的将领把范阳囤聚的财货归公,的确需要李倓来干,不然这些财货不知道要被贪墨多少。
“其三……”说到这里,李泌却是想到了李倓此前提起的人心之论,“圣人于灵武登基,虽有诏书宣于江淮河南河北等地,然河南各郡面对叛军攻伐,危在旦夕,值此之时,若能有一位皇子代圣人往江淮河南等地一行,当能安官吏百姓之心。”
李亨听完,本能地颔首,却忽然一顿,问道:“先生此前劝朕不要以建宁为元帅,乃是担心建宁大功既成,就算朕不以他为储副,跟随他立功者也不会同意,如此会效太宗、太上皇之故事,如今让建宁去江淮建功立业,难道就没有此番忧虑了?”
得益于李隆基的大缺大德,当了多年毫无安全感的太子的李亨直接成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定支持者,他绝不愿意接受李倓有成为下一个李隆基的可能性。
对于这些,李泌早有考量:“圣人勿虑。其一广平王为元帅,建宁即便外任,亦属广平王麾下。二则圣人可命建宁一任节度,观其言行及治下官员任免事宜,事有不殆,则即刻召回。而建宁如能秉持初心,则与广平兄弟齐心,共平贼乱,岂不美哉?”
李亨思索之后觉得李泌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又问道:“依先生所言,该以建宁为何处的节度使?”
李泌答道:“淮南道尚未设立节度,或可以建宁为之,高适副之。”
事到临头,李亨反而没有李泌这般有决断,他略做犹豫:“此前建宁一直在我膝下,并未分别如此之远,先生且容我多加思虑。”
李泌也没有逼着李亨立刻点头的想法,直接告退离去,给了李亨充分的思考空间。
实际上,李泌心中也颇为复杂。若说他听完李倓所说心中全无触动那是不可能的,而方才同李亨之言,他心中也起了几分试探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