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针上雕花,最精妙艰深的儒家改良(4/5)

  【汉末太平道】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大儒荀爽抬起白眉,不时与出言询问的张承负,谈论两句。这论道讲到这里,倒是有些像是讲学,讲述荀爽自身的道义。而他传道的对象,也不是为了太平道,而是为了同样奋笔疾书的荀氏子弟。等这一番切实可行的经验讲完,他才再次望向大贤良师张角,悠然总结道。

  「张道人,要改革天下的弊政,有『三不一行』。不能与世家大族硬碰硬,而是得用名分与利益,换来『隐户回册丶寄名正契』。不以苛捐杂税扰害黔首,而用常年稳定的税额替代临时加派。临时的摊派,是最容易被小吏们动手脚作恶的。不以赈贷为刑具,而以公贷丶缓徵,大族雇佣,来给灾民劳作耕种的机会。然后,把为了名望的清议,转为明确的考课,让善政可被度量丶可被用于奖惩,也就是你所说的事功」

  大儒荀爽坦然说了许久,大贤良师张角面露深思,不时回应两句。而旁边张承负眼神闪动,颇有所得。良久后,他满是敬意的看了荀爽一眼,再次提笔写道,记录下最难得的探索与治政经验。

  「大儒荀爽的改革方法,是在不深刻触动旧有阶层利益的情况下,在既有产权上做『数与籍』的文章丶在既有士族上做『名与利』的文章丶在既有常年税上做『减免与替代』的文章,从而以最小阻力换得最大的执行可能。这是切合实际的改良式改革.」

  「这种改革的目标,是使国家财政『可持续』丶小民负担『可承受』,再由『乡里教化与清议』,把改革的秩序稳固下来。这是针上雕花,是小火慢炖的政治功夫。要实现这一套精妙复杂丶艰深细致的政治操作,必须要对汉室朝廷与地方的政治逻辑,有着极其深入的认知。同时,主持改革的重臣,必须有着天下的名望,还有可信赖的族中子弟丶门生故吏,去地方上监督执行」

  「这是大儒荀爽为荀氏一族,所探寻出的『仕途』,是治国辅政的儒家权术。荀氏能在曹魏一朝中大兴,是有传承的学术基础的!」

  「然而,这儒家的改良式改革,我太平道只能借鉴其中的分析,认知大汉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特点,了解地方官吏的行事手段,却不能采纳执行」

  「归根结底,这条士族改良之路,对我太平道而言,是行不通的!在士族与黔首百姓间首鼠两端的下场,便是失去黔首百姓的信任,而让世家大族,赢得最后的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