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说句难听的话,就算是一场战役打输了、部队在撤退的过程中溃散了,士兵们也会好好的思虑一下自己这么跑了对不对得起长官给的军饷、去别的部队还能不能拿到这个水平的军饷。
这样的问题只需要多思考几次,这几千人就会牢牢的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且迅速的同化掉新加入的后来者。
这就是传说中那个著名的“什么什么”理论。
说白了,就是王凌不认为自己有红党的政治工作能力,没有依靠思想教育就把队伍紧密的团结在自己身边的能力,所以只能选择自古以来大家都通用的方式,尽可能多的为士兵考虑,并尽可能高的提升和保障士兵们的待遇,以此将官兵们团结在自己的身边。
(魏博牙兵:我就知道你小子适合当节帅!)
以“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等宗旨建立的军队,是我种花家五千年来所出现的众多军队当中,组织度最高、凝聚力最强的部队,他们生生以轻步兵这样的单一兵种,干翻了高度机械化、合成化的十六国联军,更是打出了开原那样的世所罕见的惨烈的阻击战。
王凌知道自己一个人是没有这个能力能建设起这样一支部队出来的,他只能以最大的努力来提高部队的凝聚力——丰厚的待遇是最直观、最有效的体现。
如果王凌再能做到和士兵一起同甘共苦、推心置腹,或许也能培养出一种叫“人格魅力”的东西。
哦,顺便说一句,就是在红党里,也不单纯只靠思想教育来动员士兵的,八路普通士兵每个月能拿到1~5块的津贴(以大洋计算),其待遇是要远远高于果军士兵的,他们之所以会给人一种很穷的感觉,主要是他们地处偏僻地区且武器装备较为落后而已。
但是,关兴却对这个薪饷标准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行,团座,你这个标准定的太高了,很快就会把咱们团的财政给拖垮的。”
王凌回道:“我不认为这个标准高了,十二个半开才六块,国难薪的标准可是二等兵每个月七块。”
这里所说的“国难薪”是果脯制定的一个军队将士的军饷标准,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减少后的军饷标准。
“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大队长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为了统一整编全国各地方派系的部队,果脯提出了提出了"统一军饷"的政策——即规定军队的军饷由财政部统一发放,各地不得再自行筹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