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雪落无声(3/4)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而更令他惶恐的,是明年将席卷山西全省的旱灾:全年降水仅280毫米(正常值450mm),锐减38%,其中春季(3-5月)不足50mm,麦穗将因此枯瘪。

  受灾区域将覆盖太原盆地(徐沟、太谷)、临汾盆地(洪洞、襄陵)、上党盆地(长治、高平)。太谷、平遥等二十四县将颗粒难收,《大公报》将哀叹“麦收仅三成”。

  粮价将如脱缰野马,太原的小米从每石4银元飙升至11银元。

  最终,约十五万农民将被迫逃亡内蒙古河套垦荒,形成“走西口”的第二次悲壮高峰。

  此刻,五岁的躯壳里翻涌着六十年后的灵魂,连指甲缝都渗出无力感。

  但掌心的温度是真实的。

  他摊开稚嫩的手,细数自己的筹码:族长嫡孙的身份是立足的根基;父亲经营的布庄,是条潜在的经济脉络;更重要的,是这双能穿透历史迷雾的眼睛。

  雪粒子扑打着窗户,他想起曾读过的山西票号密档——光绪三年大饥时,祁县乔家开仓放粮的义举。

  乱世中的火种,或许就该从这些被遗忘的褶皱里点燃。

  一夜无眠!

  鸡鸣破晓,他做了决定。

  既然能在这乱世,重新活一遭,自己总得留下点痕迹。

  五岁孩童的手太小,握不住改天换地的斧钺,但或许能让虎子有双不冻脚的棉鞋。

  院墙外,北风呼啸着,卷走民国元年的余烬。

  林砚蹑手蹑脚爬下暖炕。

  仰头望着梁上悬着的腊肉,烟熏火燎的痕迹,像某种古老符咒。

  他忽然明悟:自己改变不了即将到来的军阀混战,挡不住二十年后侵华日军的铁蹄。

  但若能多救活一株麦苗,多教会一个孩童识字,或许就能在历史的滔天洪流中,为某一叶飘摇的扁舟,系上一根坚韧的缆绳。

  晨雾氤氲,他踮脚取下沉重的门闩。

  门外,百年皂角树的虬枝在雪地上,投下狰狞的影子。

  供桌上,静静躺着半册《康熙字典》。

  稚嫩的手指抚过“黎”字的释义——众也,从黍,从人。

  雪光透过窗棂,落进冰冷的砚台里。

  他凝视着那一点微白,心头豁然:或许这便是上天让他重活一次的深意,不必做那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只需成为一粒连接古今的黍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